2020,北航MBA读书会 期待有你的分享

发布时间:2019-12-3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2020,北航MBA读书会期待有你的分享

   2019年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回首上一次元旦,你立下的flag是否都实现了呢?

   有人说,今年的flag很简单,把去年的改个数就行了。

   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又过了一年,我们除了年龄上的增加,也都更愿意有成长上的收获,所以我们定下一个个不大不小的目标:要瘦多少斤,要存多少钱,要旅游几次,要读几本书……

   然而,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总是痛苦的。我们天性喜欢自由而难以做到自律,所以也难怪那些不大不小的flag总是出现在我们辞旧迎新时刻的朋友圈或笔记本上。

   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课堂上,宋晓东老师反复讲到:“矛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我们一面想要自律,一面天生爱自由。我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恰恰是推动我们整体更加强大的动力吧。

关于读书,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读书太重要了,以至于它总能在我们年度目标中高频出现。而这样的读书目标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呢?

   有以下两个层面。

   从方法上来讲,我们需要把年度的目标具化为有引领性作用的行动计划。比如说我们目标每年读12本书,那么每个月就要读一本,要保证一月一本,我们要在每周六的晚上雷打不动的空出两小时,还是应该在每天午饭或晚饭后或者睡觉前,用30分钟的时间关掉手机,专心地看一本书,拿出纸笔写下笔记和感想,根据自己的情况,也可以是上班路上的阅读时间。总之我们每完成一个引领性指标,就向终点目标更接近一步。相对于遥不可及的年度目标,引领性的计划指标才是我们触手可及的,就像如果我们公司要完成100亿的年度销售额,那一定要拆分到每个月、每周的任务,进而给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这样的方法和道理可能都听过和懂得很多,但仍不济于事,所以接下来我们应该从驱动力的层面进行解决。

我们个体很难有强大的自律,让每一个指标都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整体的相互影响是有1+1>2的效果的。《组织行为学》的课堂上,吴昊老师讲:“群体的定义就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由多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可以靠群体的监督和推进,用外驱力来使自己“被迫”完成目标。因为有了所有群成员的共同期待,我们读书计划就会落实地更高效和高质。这也很像宏观经济学中的“倒逼机制”。

   北航MBA读书会,希望和大家一起见证成长和收获,一起改变自己,一起拥抱2020。

   即将到来的新年,我们想让每一个读书flag都能实现。号召大家把自己的读书计划进行月度拆分,把姓名填写在文档表格中的具体日期中,到期在读书交流群中分享自己的笔记和感受。

   我们也会在每个月进行公示和提醒,在大家的见证下,一起把愿望实现。

   正如北航MBA读书会的宣言:

   除非经由读书思考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

   除非经由弘文分享之路,人不能登临万岭。

Q&A:

Q:我的年度计划是读20本书,怎么填写?

A:平均大约每月两本书,结合自己习惯,例如可以在表格中的每月5号和20号的空格中写上自己的名字。

Q:我可以分享哪些内容?

A:内容和形式不限,可以写对某本书的整体感受,可以写对某个细节的深刻理解,可以用视频的形式呈现,也欢迎大家多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说说感受。

Q:我的读书笔记怎么才能写得更高级?

A:马东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愿意表达和分享,恰恰就是成长的道路。多读书多分享,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就是写作能力的高级表现了。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看到别人的读书笔记时,也能够尽情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

2020年分享排期填写表:

 

 

 

添加读书群小助手进群:

 

 

 

 

 

 

 

 

 

 

 

 

2020,北航MBA读书会期待也有你的分享。

2020,北航MBA读书会期待看到你的成长。

 

北航MBA读书会

学术部读书大使 毋二龙

新闻趣事

MBA大事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