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8日BTV-北京频道《北京您早》栏目介绍“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候选建筑——北航教学科研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以来,北京城市形象的建筑沧桑变更,飞速追赶着西方现代建筑走过的百年历程,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而当代有特色、地标性现代建筑更是不胜枚举。“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旨在宣传改革开放成就,彰显北京城市魅力。评选活动的群众投票阶段已于8月10日结束,8月下旬将进行专家投票,9月上旬将举行颁奖会。
此次入围“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的有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停车楼及交通中心以及北航教学科研楼等在内的50座当代建筑。
以下是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官方网站对北航教学科研楼的介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科研楼工程是国内目前单体最大的现代化教学科研楼工程。本工程自2004年8月开工,2006年8月竣工。
工程总建筑面积22.65万平方米,檐高48米,地下两层,地上十一层,七个塔楼通过六层裙房连通、围合,形成口字形平面的内院式建筑。主楼为教学办公、设备用房,中心区为学术会议中心。工程采用筏形基础,主体为框剪结构,局部应用预应力和钢结构技术。
工程应用建设部十大项25个子项新技术,采用其他先进技术、工艺18项。其中:在施工中,40米高空、64米跨度、860吨重的钢结构桁架应用了 “液压整体同步提升”技术。该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数控系统精准、可靠。大跨度双层钢桁架结构在41米高程的同步提升过程中,单侧垂直对拼间隙仅为15毫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悬空钢结构下挂操作架”技术,综合运用普通脚手管的“搭、挑、支、连、吊、挂”等支设方法,创新地解决了高、大脚手架的技术安全问题,满足了外装修要求,经济效果显著。该技术成功申报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墙体结构预应力技术解决了220米地下墙体结构连续浇注、不设施工缝的难题,提高了墙体的抗渗、抗裂性能。钢结构预应力技术应用成功的抵抗了64m跨度简支纯钢结构的跨中挠曲,完成后挠曲量仅为12毫米。
本工程全部采用国产普通装饰材料,装饰造价仅占总造价的9.98%,经过合理组织,精心施工,总体效果突出宏大、均衡,细部做法力求精细。外檐幕墙安装牢固、缝隙均匀,胶缝饱满整齐。屋面形式多样、广场砖铺贴平整严密,细部精致。吊顶采用电脑预排,天地对应。2万6千平方米现制水磨石地面控制严格,均匀密实、经水平抄测平整度误差仅为1.2毫米。大型设备机房及电气设施排布有序,整齐美观。智能系统齐备有效。校园内的钢网护栏、不锈钢护角、过门防滑条、无障碍设施等人性化设施体贴、周到。
工程集中应用了多项节能、环保和绿色施工技术,充分体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新型幕墙高效节能、全方位自然采光和太阳能技术经济节电、变频设备配合能量循环收集以及远程控制,实现综合节能、雨、废水收集,经中水处理后,供绿化、洁厕使用。种植屋面及周围绿化营造出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
工程荣获200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北京市结构长城杯” “金奖”、“建筑长城杯”金奖、北京市优秀应用建筑设计奖、北京市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国建筑业协会“施工安全文明工地”等十多项荣誉。
建成后的北航教学科研楼,以她的“宏大、简约、绿色、实用”成为了首都高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以来,北京城市形象的建筑沧桑变更,飞速追赶着西方现代建筑走过的百年历程,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而当代有特色、地标性现代建筑更是不胜枚举。它们既是一座座北京建筑史上的里程碑,更是时代变迁的历史见证。这些标志性建筑是这座城市的“年轮”,铺陈、延续了古城北京3000多年中华历史的轨迹,既充满着帝王之大气,又体现着时尚之魅力。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