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点评嘉宾宣读完台湾个案组佳作奖获得者队名后,大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刻沸腾起来,假若下面获得优胜奖的不是我们,那最后的玉山奖-金奖则非我们莫属。等待优胜奖宣读的过程煎熬却兴奋,当宣布翔龙飞虎队获得台湾个案组玉山奖-金奖的时候,我们终于放心的大喊欢呼起来,大方的接受友邻们的祝贺,骄傲的跑向领奖台,接受属于我们的奖项,那一刻是我到达台湾以来,最开心的一刻,没有之一。

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像我一样,认为赴台游学,仅仅是一场游学——在游览中学习,顺便参加个比赛打个酱油,然后满载各种小吃、纪念品回国去了。这就是我当初报名赴台的初衷,出去逛逛见见不同的人和风景,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报完名、交完钱后日程的出炉让我明白似乎这次出行,应该算是学习中的游览,而且我很纳闷的被分到并不知道比什么、怎么比的比赛组里,当然现在想来真的是无比值得铭记和荣幸。
和台湾学长学姐们的联系从4月份案例发布前夕便开始,张跃大哥组织北航MBA小组,充当起与台湾小组的联络员,通过微信、Line、Email、服务器资料共享,互联网真的让这个世界变得便捷无比。台湾童鞋比我们更清楚比赛的流程,所以行动最为积极迅速,而我还是慢吞吞的看着资料,忙着工作、盘算着生活中自己的各种小想法。只是台湾童鞋不时发来的资料让我偶尔惭愧一下——要抓紧时间准备,工作被人甩下喽。临近我们出发赴台前夕,台湾的童鞋们已经完成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定期当面约见沟通案例;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约见了HTC的高层管理人员咨询案例、了解当时的资料背景;同时完成了初版PPT汇报材料及附录资料,而我们仅仅梳理汇总完案例涉及的问题及看法。直到在临行前周老师亲自召开的动员会上,我们才基本明白,本次赴台是要参加比赛的,而且我们作为参赛组需要参加两场比赛,之前的我就完全一副旅游团赶鸭子上架的架势。
“史上最晚的约会”
5月12日中午,我们正点到达台湾桃园机场,机场出关时借助免费的wifi与台湾学长姐敲定了晚上的行程,一切就这么正式开始了。由于是工作日时间,下午首先至研华科技参观交流。晚上10点30分(台湾的EMBA是工作日晚上和周六上课)王伟学长下课后即从台北驱车至桃园我们下榻的酒店与我们会面,简短的交换礼物之后,我们即进入讨论的状态。
我既感受到了台湾朋友们的热情,也体会到了他们对比赛的重视及专业程度,也感觉到了压力。夜已深,我们快速听取了台湾小组的现有成果,并用简短的时间沟通了大陆团队对案例的看法,以及应对的思路,但我隐约感觉到双方似乎并没有在一个节奏上,我很清楚团队间合作首先做到的是应该达成共识,好在还有时间,可以继续进行团队整体沟通。
“学、玩、吃”
5月13日在中原大学全天上课——领导力、薪酬管理.校长亲自授课的礼遇真是受宠若惊,收获颇丰那是一定的。不到二十人的小班+睿智的老师+频繁的互动,一天的课听下来,真是累得感觉脑子不够使的。午休的时候去花园拍拍野鸟、逛逛图书馆、晚上讲座前去夜市尝尝小吃,可惜只能一天半啊。而如此平淡的充实,我那么喜欢,你在哪里?愿意陪我吗?
晚上与台湾小伙伴敲定了首次团队会面的时间,明天晚上赴台科大。
“突如其来的任务”
5月14日上午听完中原大学的最后一讲——财务角度的企业伦理,中午与中原EMBA的小伙伴们开心聚餐,下午赴知光能源科技公司参观交流,又是行程满满的一天。晚上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海峡组合要碰面啦。我们再次享受王伟学长开车接送往返于台科大与桃园的盛情。在在管院的活动教室,北航MBA小组的孙天方、莫崎、张跃、魏巍与台湾小组的王伟、温宗霖学长和林玉凡、陈柏如学姐正式会合,案例大赛的准备也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台湾小伙伴们的思路充满了新鲜感,报告的形式定为“HTC2011董事会策略汇报”,小组将作为经营团队像董事会(评委老师)现场汇报。寒暄之后,开始拍摄职业照片,不多说上图:

活动教室8:30就要关张,经过沟通之后,于8:40把我们轰了出来。我们回到管院教学楼大厅,拼起9张沙发,继续讨论。
我没有想到自己会作为主讲人之一上台讲述PPT,也许我光亮的大脑门儿让我看起来更像COO Fred吧。于是当提到应该由COO讲前半部分的当前运营背景,大家认为我最适合,便被光荣委任为COO。一切的决定似乎就是火花之间,当你们给我机会,我怎么能够推辞呢?也就是当我同意讲PPT时,挑战随即开始,虽然我的准备里并没有这一项,我的准备也远没有达到上台演讲的程度,大家的信任让我非常开心,也给了我勇气,同时又开始背负了万不能搞砸如此重任的压力。
“被大家吓着了”
5月15日上午参观黑松公司,半天的参观总有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脑海中一直在思考,如何理解这6页PPT,如何用最简洁又上口的语言串联起来,如何把自己的思路加进来,如何与后续篇章取得良好的呼应。结束中午参观之后,未等入住酒店,我们一行四人便奔向学校,颇有戏剧性的是Taxi居然把我们载到了台北科技大学,小经波折才顺利与宗霖学长会面,就在学校里的快餐厅,我正式开始了我的准备工作。
10分钟讲11篇PPT,每张PPT包含的信息很多,需要清晰的逻辑和简练的语言才能说清楚。那笨蛋有笨蛋的办法,我首先将PPT语言化,即强行把讲PPT时说得话转化成固定文字,修修改改增增减减3个小时勉强完成了4Pages,一个将形象图表解压为具体描述的过程,一个并不享受的过程。之后转战教室,参加台科大为我们举办的“相见欢”活动,而在大家忙着寒暄换名片聊天的时候,我只想打开电脑,继续解压PPT,完成我的工作,完成团队的工作。
“相见欢”结束后,我们正式转到讨论室,台科大的工作人员非常贴心的送来了维生素B群,看来已经预见到晚上的“恶战”需要补充能量。当我终于完成了背景相关内容的文字性描述,我如释重负一般向大家宣布“我可以了!”然而首次试讲的时间控制却非常糟糕,我的语速、声音都有问题。晚上十点离开讨论室回到我们下榻的酒店之后,所有成员一起继续完善PPT、梳理相关问题,我则继续锤炼我那几分钟文字,直至凌晨三点钟,整个团队终于将讲述、提问、串联模拟成功,宗霖、王伟两位学长还要赶回家,柏如、玉凡两位学姐就住在提前预定好的酒店,这在所有的参赛组里是绝无仅有的,大家100%全情投入,从一开始就我们就决定做到最好。送走大家之后,房间就剩我和莫崎同学两人,我内容的锤炼、模拟又继续持续了接近一个小时才结束。莫同学累睡着了,我龟毛的洗了个澡爬到床上,想想还是觉得不踏实,就把演讲稿同步到印象笔记,准备用手机再看一会儿,我不知道自己看了多久,我只知道早晨被莫崎叫醒的时候,我的手里还抓着手机。
“痛并快乐着”
5月16日初赛,我们作为“商管杯”参赛组被安排在第一个出场,以便观摩其他各组的表现,从中汲取营养备战正赛。应该是睡前训练的效果不错,我来开场,而且时间控制很好,但是后面PPT包含的内容太多导致宗霖学长没有讲完。统问统答环节,尽管我们并没有覆盖所有的问题,但是我们分工明确的回答、辩手的精彩发挥,这个环节还是做得不错。颁奖及午餐一起进行,美味的台科大招牌鸡腿依然挡不住我对评奖结果的期待,最终我们未能赢得评委的一致青睐,仅获得最佳默契奖+最佳辩手,结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我不敢想象以这个水平如何在正赛脱颖而出,我想彼时各位学长姐和我一样或多或少的都有些低落吧。

不管怎样,我们还有一场正赛要准备,我们不能停下来,我们要继续修改、完善报告。我们梳理了上午各组报告值得吸收的地方、对评委提问的共性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准备、宗霖学长和我继续调整演讲时间,并请来2011级台湾学长现场点评。学长重新提出了一个包含了Background、Finding、Question、Answer、Theory、Solution、Ending的逻辑框架,使我们原有报告的架构遭到了严重的自我怀疑,随即小组开始了激烈的头脑风暴——重新改变架构还能不能来及,两位主讲需要配合改变多少讲解内容……经历了凌晨的讨论和上午的比赛,整个团队已经处在极度疲惫的状态,讨论从午饭后一直进行到傍晚,坚持和妥协、说服与被说服,局面一度僵持,气氛开始变得焦灼而压抑。回过头来想,尽管结构遭到怀疑,但是材料中所有要点我们并无错误和遗漏。没有共识就没有一切,如果不能统一思路,再讨论下去也是枉然,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声音出现,lead走整个团队思路,王伟组长在这个时刻适时而出,莫崎同学也充分发挥出管理咨询的职业经验,用保持整体内容、微调架构、讲解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终结了讨论。精神、体能已经接近极限的团队终于能解散放松了,台湾的小伙伴们特意带我们一起逛了南机场夜市,填饱肚子,放松心情,期待明天。在晚上睡前我又想到一个细节,能不能好好利用我们第二张角色扮演的照片隆重的介绍一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呢,毕竟是柏如学长花大力气PS的,而且能向评委展示我们的团结和用心。


“做最好的自己”

宗霖学长早早过去踩场,用Line发来现场情报,报道后我们就在教室前讨论谁来操作电脑、站在哪儿讲话以及昨天想到的展示大家风采等现场配合的细节,王伟学长也抽到的第四个上场的重大利好,大家在外场演练热身了一番即去候场。我其实很紧张,但也没有想太多,只想好好发挥,不能辜负了整个团队。轮到我们上场的时候,我在教室外面一边走着一边看着电子版,一边念念有词,柏如学姐在不远处一边笑我紧张,一边又安慰我顺利顺利就好。结果就是,讲解过程我顺利,宗霖顺利;统问统答中宗霖淡定指挥,各高管回答准备充分、覆盖全面,魏巍延续精彩总结,讲解与回答均做到铃响音落,Perfect!!!!只感觉如释重负,获奖?随他去吧。
“何日我再来”
下午是完全放松的状态,听本届商管联盟峰个案论坛,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著名教授分别进行了20分钟的案例分享和访谈,输赢胜败似乎变得很遥远,只是当下这一刻听着各种睿智的分析和话语,听着教授们光鲜成果背后的艰辛,这个世界开始一点一点变得鲜活而真实,于是内心也跟着快乐的满足起来。
晚上的晚宴让我重新体验到台科大甚至台湾各学校EMBA的文化氛围,没有烟酒,有茶有情谊,以茶代酒一杯一杯,对师长对同学,还有好多不知道名字但是看脸都认识的,甚至不认识的各位同学,彼此行为上透出的尊重、对大陆的好奇、换名片时的谦恭、在一起流露出的善意、对交流的渴望,短短几天建立起来的友谊,未经历磨合却如此的流畅,仿佛好久之前就认识过!
当宣布我们获得玉山奖-金奖时,我们跳起欢呼、纵情呐喊、小跑上台,我同样注意到那些为我们欢呼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同学、队友和老师,还有其他的小组、朋友们,真是种超越了对手、超越了竞争的关系,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获奖当然高兴,有我们的努力、也有其他组提供的支援、还有老师给予的机会、更有伴随我们的运气,我并没有想到会夺得大奖,临来之前周院长也没有类似要求,支撑我一直努力准备的就是:我是一名北航MBA学生、我是翔龙飞虎队的队员,我必须为我的学校、为我的团队承担责任,我想这就是我们北航MBA风格、也是未来我们做企业家应该有的精神吧。合影结束后,台科大栾执行长和王伟学长握手时,我碰巧听到学长讲的一句话:“没有给学校丢脸!”让我倍感亲切,果然我们是相似的一群人啊,果然整个过程我们才能配合如此默契,三观正且相似,乃朋友也!

陈院长颁奖点评时讲了一句孔子的话,我非常喜欢,也感谢你耐心的看到这里,送给你共勉——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